Love_Trading_

USOIL 原油 4小时(做空)交易计划!

Short
Love_Trading_ Updated   
TVC:USOIL   CFDs on WTI Crude Oil
USOIL 原油 4小时(做空)交易计划!
Trade active
Comment:
Comment:
Comment:
增产是“众望所归”,欧佩克+会议或讨论两大问题

欧佩克+达成增产协议是“众望所归”,而且对油价构不成威胁……


周四(3月4日),以沙特和俄罗斯为首的欧佩克+将召开部长级会议,市场普遍预计,该组织本周将同意增产,为原油价格的快速上涨降温。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组织内部普遍认为,市场能够吸收更多原油。尽管存在的一些分歧(沙特希望谨慎,俄罗斯热切希望增产),但各方都准备增加产量。

如果欧佩克同意增加石油供应,将是全球经济正在从新冠疫情造成的破坏中复苏的最新迹象。

欧佩克在过去一年非常艰难,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减产。但这种做法已经见效,油价重新回到了危机前60美元/桶以上的水平。

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都周二在欧佩克技术专家会议开幕式上表示,全球经济前景和石油市场前景都显示出持续改善的迹象,去年冲击和扰乱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继续减弱。

欧佩克及其盟友本周将讨论两个主要问题:

一、欧佩克会在4月份提高50万桶/日的产量吗?

二、沙特将如何逐步取消100万桶/日的自愿减产份额?

关于第一个问题,目前来看,大部分产油国都支持增产。

据知情人士透露,俄罗斯一直是最坚定地支持每日增加50万桶石油产量的国家,其他成员国现在也基本同意应该继续增加石油产量。

阿联酋的石油部长周二对石油市场做出了乐观的评估。在最近的欧佩克+会议上,阿联酋也表示支持提高产量。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Sultan Al Jaber在IHS Markit表示,石油需求强劲。到今年年底,需求将升至疫情前的水平。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已经表示,与3月份相比,它准备在4月份向客户分配更多的Murban、Das和Upper Zakum原油。

还有部分产油国则早就开始“私自”增产。例如伊拉克,该国本应进行额外的补偿性减产,以弥补早先的减产不足,但它却增加了产量。伊拉克2月的原油日产量增加了4万桶,达到391万桶,大大高于规定的上限。这主要归结于伊拉克政府正努力克服经济危机的影响。

尼日利亚也已经开始增产,该国2月产量增加13万桶/日,达到160万桶/日。

由此可见,随着油价已经回升至疫情前的水平,而且需求复苏速度要快于供应增加的情况下,各产油国的增产意愿还是比较强烈。

沙特方面,该国此前一直表示,其自愿减产行动只会持续两个月,但经验丰富的欧佩克观察人士建议,沙特可能不会一次性停止这100万桶/日的减产份额,可能会逐步停止减产。

据知情人士透露,沙特将按计划从4月份开始削减额外的减产,但其内部仍在讨论是否在一个月内或更长时间内恢复这100万桶/日的产量。他们表示,这一决定将考虑吉赞新炼油厂的投产情况,该炼油厂日产量为40万桶,这可能会影响国内原油消费和出口。

无论沙特做出何种决定,全球石油市场都将迎来自8月以来最大的供应增加。该组织似乎认为市场已经准备好迎接更多的石油供应了。联合国秘书处的分析师周二预测,即使欧佩克+在2月至6月间将产量提高240万桶/日(目前协议允许增加的最大产量),到8月仍能清除2020年积累的库存。

根据预测,欧佩克产油量将从2月的2490万桶/日增加至6月的2680万桶/日,即便如此,经合组织国家(OECD)的石油库存也将在8月降至2015至2019年的平均水平以下。

从欧佩克目前的产量水平来看,也完全具备减产的条件。最新数据显示,2月欧佩克的原油产量8个月来首次下降。欧佩克2月的原油产量为2487万桶/日,较1月下降92万桶/日,为2020年6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路透调查发现,2月份欧佩克的减产执行率为121%,高于1月份的103%。沙特为欧佩克产量的下降做出了主要贡献,2月沙特石油日产量环比削减近100万/桶,占下降总数的11%。

Rystad Energy的分析师Louise Dickson认为,更高的油价、越来越乐观的需求前景,都令欧佩克+有信心增加供应。

该公司的石油市场主管Bjornar Tonhaugen也表示,即便增产了,油价也不会进一步下跌,因为市场已经对欧佩克+即将增产有所预期,而且目前的油价能够承受供应的少量增长。小幅增产不会令市场再次陷入供过于求的局面,欧佩克+也不希望石油市场再次崩溃。
Disclaimer

The information and publications are not meant to be, and do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investment, trading, or other types of advice or recommendations supplied or endorsed by TradingView. Read more in the Terms of Use.